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工業現代化的基石,包括增材制造設備在內的“工業母機”——即制造機器的機器——毫無疑問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可以說,如何鼓勵和推動越來越多像摩方一樣的企業誕生、成長和壯大,是中國制造實現從“制”到“智”,由“智”進“質”的必答題。
中國本土企業將高端精密制造設備反向出口到日本,這或多或少顛覆了大眾的刻板印象。
重慶摩方精密(下稱摩方),一家生產工業級精密增材制造設備的企業,從2019年開始,持續向日本出口,一度引發日本媒體的關注。
經歷過被無視、質疑、挑剔,數年過去了,在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態度極為嚴謹的日本,摩方已經站穩陣腳,成為一批全球一流工業企業的供應商——僅2024年開年前兩個月,其已確認的日本訂單總額,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1/2。
國產高端工業母機反向出口發達國家
2019年10月,日本最有代表性的經濟類刊物《日經商務》周刊(Nikkei Business)通過日本企業的推薦,發現一家叫摩方的中國初創企業在日本銷售高端精密制造設備。不久,嗅覺敏銳的《日經商務》記者特意來到中國,對摩方進行了專訪。
一個月后,《日經商業》周刊做了一篇題為“中國智造入侵全世界”的封面報道,并在內文對包括摩方在內的數家中國新興企業進行了詳細介紹,字里行間不乏危機意識:“隨著摩方制造事業走上正軌,規模擴大,將與以精密加工為武器的日本企業直接競爭。”

圖:2019年《日經商業》周刊對摩方進行了專訪和報道
日本媒體的警覺不無來由。過去多年,嚴謹的日本人,以全球戰略與精細品質,讓日本制造商滲透至全球每一處角落,也令日本從明治維新時期“只能生產米和布”的小島,成長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工業國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領先水平,更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資本。而眼前這家中國初創企業,刷新了他們固有的認知:中國在精密制造領域也出現了世界領先的技術。
要知道,摩方所在的增材制造(3D打印)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極具顛覆性的賽道。不過在很長時間里,人們對它制造能力的印象總伴隨著“大而粗糙,無法完成精細化的工業生產要求“。而摩方自行研發的設備,則打破了這一認知, 它可以實現2微米、10微米級精度打印,兼具高標準的公差控制力,這意味著,摩方讓全球工業級3D打印實現了微米級的突破。
一如EDA之于芯片研發,摩方的技術是先進精密制造的重要上游工具之一。在具有復雜結構的微型器件制造加工領域,摩方精密的制造技術,擁有顛覆性的“一體成型”能力,幫助適配企業和科研機構帶來成本、效率和靈活度的優勢,乃至助其突破制造瓶頸。在5G、AI、新能源等發展如火如荼,零件微型化、精密化、高輕薄化、集成化趨勢加速的當下,摩方精密的出現,為精密制造業添上了一塊重要拼圖。
在制造業中,制造機器的機器,又被稱為“工業母機”,其發展水平關系著國家的戰略地位。業界普遍認為,高端工業級增材制造設備,是一種新式工業母機。有的地方政府在印發的《工業母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明確表明,工業母機包括3D打印等增材制造裝備。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工業母機顯然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然而長期以來,高端工業機床技術壁壘高、技術迭代速度慢、規模效應不明顯,國內中高端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媒體形容其為“中國制造”故事里“最痛的那根刺”。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22年,高端數控機床的國產化率僅為10%左右。
憑借領先的技術、精準的市場定位,摩方的產品不僅在國內獲得迅速推廣,還罕見地以原創標準和質量支撐,逆向出口至日本、德國、美國等傳統精密制造強國,成為中國“工業母機”多年突圍困局中的一個耀眼典范。

圖:世界頂級的東京大學微納生物機器人實驗室引進了摩方的設備
“為什么這種技術會出現在中國?”
“為什么這種技術會出現在中國?”這是摩方日本及終端事業部總監陸俊輝在與日本客戶打交道時,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有時候他們沒有直接問出來,陸俊輝也能從他們的表現中感受出來。
2016年,留學歸國人員創業潮迎來一波歷史高峰,摩方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成立。摩方聯合創始人、CTO夏春光曾先后供職世界知名的半導體設備公司Lam Research 和阿斯麥 (ASML),開發出世界更快的原子層沉積(PE-ALD)設備,和用于保證下一代光刻機中極紫外線激光器清潔的關鍵射頻技術。
彼時,增材制造技術問世已有近40年,海內外出現了各種技術、精度、材料和應用領域不一的相關產品。而多年的半導體設備設計經歷,讓夏春光對各種部件的設計加工過程非常了解,幫助他快速洞察到工業企業的需求。
“所有部件設計中都用到了圖紙,而每一張機械圖紙中的尺寸都帶有公差要求。公差就是加工尺寸的準確度,加工尺寸不準,就影響器件的組裝,甚至嚴重影響使用壽命。特別是精密部件,尺寸公差要求都是小于±25微米。”摩方創始團隊發現,市場上幾乎所有3D打印機所能提供的公差,一般都大于±100微米,這就決定了這些3D打印設備無法滿足精密工業制造的需求。全球有個別公司利用納米技術可以創造一些亞微米級的細節,但因為打印時間長、成本高、打印尺寸小等原因,無法推廣至工業應用。
摩方決定瞄準精密增材制造技術的無人區:0-30微米高精度、兼具精確公差控制能力。利用自主研發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的專利技術,摩方成為全球更早攻克2微米及10微米高精度細節打印,并將加工公差分別控制在±10微米、±25微米范圍的企業,填補了高精度3D打印微米級精度的空白,實現了增材制造細分領域“從0到1”的原始創新。
過去數年,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落地實踐”,均為具有“原創性”和“顛覆性”的科技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政府多次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這也是摩方上下,能夠始終堅持原創、敢于創新、勇于顛覆的重要基礎。
“拿去發達國家驗證一下”
一項新技術要完成從“發明”到“商品”的跨越,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明確的應用場景。
事實上,由于這是一個需要從0開始探索和驗證的無人區,2018年當摩方首套設備交付時,大家并不太確定其應用前景。當時作為新員工的陸俊輝,首先想到的是,“既然是精密制造,那何不將設備推到精密制造技術領先的發達工業國家去‘檢驗‘一下?”于是,他將世界上近千場相關展會拉了一張清單,最后篩選出位于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的數十場,帶著展品和樣件,和同事們奔赴現場。
2019年2月,摩方出現在日本工程機械和制造設備頗具有影響力的機械要素展(M-Tech)上。出乎意料的是,作為全場少有的中國企業,摩方展示的精細打印樣件意外獲得了一些日本一流企業的關注。
一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及系統供應商、全球500強企業的總部研發部門相關負責人,在展會上被摩方的樣件吸引,當場表示,希望去中國參觀摩方的工廠。在實地詳細考察和了解摩方后,這家公司甚至將自己的生產計劃也發送過來,并對摩方技術的潛在應用方向給出了一系列建議。這讓摩方上下受寵若驚,也因此更加堅定,自身的技術在工業界大有用武之地。
但是日本市場的打開依然沒有想象中順利。陸俊輝回來后,給展會上認識的企業發去的郵件都石沉大海,“我以為他們沒關注我們了”。
轉機出現在半年后。一家日本大型銀行的深圳分部的實習生,出現在摩方的辦公室,他在尋找對日本市場有興趣的企業客戶,并詢問“你們在日本有什么需求?”陸俊輝當即表示,自己有幾個有意向的客戶聯系不上,不知有無辦法幫忙聯系?
這個實習生把摩方的目標客戶層層上報到銀行高層,后者聯系了這些日本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不久,陸俊輝收到了其中一家日本企業的拜訪邀約。不懂日語的他二話不說就啟程去到日本。從酒店去客戶公司只有半小時路程,但為防迷路,他提前兩個小時出發。“到了之后就在外面等了一個小時才進去”。他發現接待他的人手里拿著半年前摩方在展會上派發的宣傳手冊。
“交流之后,發現他們沒有忘記我們,只不過因為距離、語言、商務習慣和流程等原因,覺得很難展開進一步合作。”
交談過程中,在深圳的日本銀行實習生全程通過電話為他們做翻譯。那次會談結束,摩方收獲了第一家下單打印服務的日本企業。在評估完第一個打印樣件后,來自這家公司的打印訂單開始爆發性地飛來。
在精密制造領域一向是領頭羊地位的日本,是一個擁有豐富的精密制造傳承、對精密制造需求較高的市場。
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電子產業實力持續增強,擔綱九十年代日本外貿的兩大先鋒。1985年,世界前10名半導體廠商中,日本企業一度占據6個席位。進入新世紀,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繼續風靡全球。以夏普、東芝、松下和索尼為代表的電子產品經歷巔峰后,逐步走向下坡路(圖)。然而,豐厚的產業底子,仍然為日本積累了豐富的零部件生產工藝和先進的制造業遺產,決定了日本在精密制造領域的需求依然相對領先。
基于對發達工業國家高端精密制造市場的觀察和判斷,2019年下半年,摩方創始團隊大膽拍板,在日本設立子公司,以支持摩方打開日本市場。
“靠我們自己把產品賣去日本是不太現實的,我們必須在當地設點,靠當地的人才力量,把產品賣給本土的客戶。” 摩方在日本的子公司,都是聘用本地人,采用本土化營銷策略。這一前瞻決定讓疫情期間摩方在日本的業務拓展幾乎不受影響。
挑剔、苛刻和偏見
中國企業出海時,日本是個非常特殊的市場:封閉、對產品質量極為挑剔、復雜的關系交易、極難打入的供應鏈體系,甚至還有多變的政治因素。
在日本做業務的初期,摩方很快就發現,日本客戶跟歐美、國內都不一樣,他們不喜歡線上交流,習慣面對面商談。在日本,民眾還較大范圍地保留了看報紙的習慣。很多商業活動不重視線上推廣,企業較少用包括Facebook、谷歌等在內的互聯網工具。這要求與日本做生意的海外企業必須重視線下的宣傳渠道。
盡管隨之而來的疫情給日本人的溝通習慣帶來了不少改變,但日本企業對外國的東西、新事物接受度低的慣性依然明顯,這讓產品在日本的銷售周期明顯比歐美和國內都要長。
很多日本客戶會借助大量的打印訂單對摩方的產品和技術進行長時間考察和測試。他們會在郵件中直言,“你們的技術確實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但我現在不能采購設備,我們希望繼續觀察設備的穩定性,同時考察摩方的售后服務是否滿足我們的要求,也要觀察自身的需求是否充足。”
第一家下單打印服務的日本企業,最終也是在兩年后才引進摩方的打印系統。
有的客戶因為設備無法開機,投訴產品質量問題。為此摩方專門派工程師飛往日本,發現只是電源插頭沒有插好。還有日本客戶就連接線與產品不能嚴絲合縫發來郵件,要求解釋清楚,“為什么沒有嚴絲合縫?是否可以做到嚴絲合縫?產品質量檢查的時候為什么沒有提出嚴絲合縫的問題?沒有嚴絲合縫會不會導致問題?”光是解答這些細節問題就能來回耗費三周時間。
嚴謹的日本企業,以關系模式為特點,講究供應鏈伙伴之間的長期協作和全局優化。作為新進入日本市場的外國企業,若不是在某方面有絕對的優勢,要打入日本企業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成為其中一家供應商,可謂難于登青天。剛開始,摩方經常要通過至少四五層經銷商的關系,才能觸達最終的客戶。
原創的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讓摩方在日本穩扎穩打,收獲了一批忠實客戶。“對于不需要精確建模的零件,可以用其他廠家的設備代替。但精密零件只能用摩方的3D打印機來實現,”日本廣瀨電機尖端制造研究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獲日本精密工學會認可、引日本杰出企業家加盟
出海日本,產品功能和品質、服務質量和信譽,都是重中之重。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會造成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問題。企業形象一旦損害,就會很難逆轉。
服務日本客戶,摩方除了要不斷完善售后服務,總結經驗和問題,提升客戶滿意度之外,還持續投入研發,保持產品迭代和技術更新,針對性地改進產品。
摩方首套設備的推出,解決了公司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那之后,摩方又發明了“膜上滾刀”的技術,解決了樹脂3D打印技術在高精度的要求下出現的打印“慢”的問題。憑此領先技術,2021年,摩方第二代產品獲得了有國際光電界“奧斯卡”之稱的“棱鏡獎”。
產品和技術的先進性也讓摩方進入了日本精密工學會的視線。后者成立于1933 年,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以及知名企業在內的5500多個成員,在世界精密制造工業領域,尤其在精密設計、精密加工、精密機械、精密計量、環境工學、表面材料、醫學器械等諸多領域,始終占據著領導者地位。日本精密工學會每年設置專業獎項,一方面獎勵具有卓越開發力和工業改善力的優秀新型產品,或具有促進制造業發展作用的高新技術;另一方面獎勵在精密工程領域開發出具有高社會價值產品和技術的優秀企業,以肯定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支持他們進一步發展。

日本精密工學會授予摩方“精密工學會制造獎”
2022年,日本精密工學會授予摩方2μm 精度設備 microArch?S230 “精密工學會制造獎”,成為繼此前兩家德國企業之后,全球第三家獲得該獎項的非日本本土企業。
疫情三年給日本的商業文化習慣帶來了不小的改變。線上展會、線上會議比過去顯著增加,企業在一些線上垂類渠道上的營銷、官網引流等也開始奏效。雖然日本企業的節奏相對偏慢,但日本的應用市場空間廣闊,陸俊輝預計,摩方在日本市場的規模還將保持增速上升,銷售額有望在未來數年內實現翻倍。
2023年7月,國際知名企業家千本倖生博士正式宣布加入摩方,任日本摩方董事長。千本倖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42歲與稻盛和夫共同創辦第二電電(現日本第二大通訊運營商KDDI);57歲創辦eAccess;63歲創辦EMOBILE。三次創業均成功將企業帶上市,其履歷貫穿了日本通信行業迅速發展的40年,在全球企業界有著強大的人脈網絡和影響力。
這樣一位杰出企業家的加盟,無疑是對摩方科技實力和應用前景的認可,也必能為摩方的業務和技術在各領域的拓展帶來極大助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摩方的產品已經出口包括日本、德國、美國、英國等在內的全球35個國家,獲得來自全球的近2000家客戶的認可。
一路走來,摩方不僅設備系統、性能應用等保持升級更新,在高歌猛進的創新實踐和摸索中,其對自身的定位也在不斷迭代。隨著摩方的技術在細胞培養及新藥開發、新型醫療器械及耗材、半導體測試與封裝、精密檢測儀器等領域的應用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摩方也從一家設備制造企業,向技術賦能產業的工具平臺邁進,摸索出一系列利用精密增材制造技術進行“量產”的突破性產品和全新市場,給全球精密制造業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